【集萃網觀察】
據(jù)江蘇、河南、山東等地的幾家棉紡企業(yè)反饋,進入6月中下旬以來,國內棉紗市場、生產廠家間的分化越來越明顯,表現(xiàn)在如下三個方面:一是規(guī)模以上棉紡企業(yè)接單、排單相對順暢(有些大廠、品牌企業(yè)已排單至9月中旬),而部分中小紡企則僅以短單難持,中長線訂單偏少,紗布累庫現(xiàn)象明顯增多;二是OE紗及C16S及以下低支環(huán)錠紡紗出貨緩慢,來單不足;但緊密紡JC50S-JC100S棉紗卻供給比較緊張,多有排單;三是大中型棉紡織企業(yè)棉花、滌綸短纖、粘膠短纖等原料正常補庫,未現(xiàn)推遲,而小棉紡廠則堅持原料隨用隨買(有些企業(yè)棉花庫存控制在15天以內),遲遲沒有啟動集中補庫操作。
從調查來看,雖然6月下旬以來鄭棉CF2109合約盤面價格從15400元/噸反彈至16100元/噸,國內棉花基差報價、一口價隨之較大幅度反彈,但棉紗出廠價、江浙/廣東等地各輕紡市場棉紗報價均維持穩(wěn)定,生產廠家、貿易商報漲的底氣均不足。一方面目前棉紡廠紡紗凈利潤仍居高不下(C32中高配棉紗利潤普遍在1500元/噸以上,40S及以上高支普梳/精梳紗利潤更高),紗廠擔心貿然提價受到下游客戶抵制;另一方面目前內銷市場處于傳統(tǒng)淡季,而外貿紡服訂單能否支撐到9/10月份值得商榷,棉紗貿然提價很可能導致終端一定量的低利潤、低附加值的出口單被拒接;再者,從盤面、市場情緒及外圍消息來看,鄭棉主力合約站穩(wěn)16000-16500元/噸區(qū)間的難度比較大,在2021年政策傳言未散、70萬噸滑準稅棉花進口配額能否提前下達等懸而不決的前提下,棉紡廠提價比較謹慎小心!懊藜喛斐鲐洝⒚藁ń祹齑、抓緊回貨款”是中小紡企的“常規(guī)”操作。(佚名) 來源:中國棉花網